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自评报告

日期: 2020-11-16 浏览量:538 来源:阜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左小玲 文字大小:

尊敬的国家评估组各位专家: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专家来阜新指导工作,这次评估必将对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汇报。

一、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下辖两县五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共有65个乡镇、619个村。全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9万人。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2001年,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具有城市和农村“双重”贫困的特征。2013年,阜新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首批3个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几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省扶贫办指导下,我们坚持把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与经济转型试点工作相结合,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把产业扶贫与接续替代产业培育相结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不断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脱贫成果好于预期。2015年底,在打响脱贫攻坚战之初,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196户、97340人,贫困村197个,阜蒙、彰武两县均为省扶贫工作重点县。截至2020年7月末,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97340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659人,贫困发生率由9.62%下降到0.06%。目前,剩余659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20818名低收入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5000元,全口径97340名贫困人口中有30761人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脱贫质量稳步提升,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完成任务进度超过预期。

二是乡村振兴步伐加快。2015年,全市197个贫困村全部为“空壳村”。我们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19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销号,村集体经济的实力稳步增强,年收入均超过5万元,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阜蒙、彰武2个贫困县不仅实现脱贫“摘帽”,经济总量在全省44个县域排名分别从2015年的31位和39位上升到目前的11位和28位。两县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比重由2015年49%提高到2019年的51.8%,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推动全市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

三是产业扶贫助推转型成效明显。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2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40个,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坚持设施农业、精品农业、果品林业、高效农业、都市农业五业并举,实施扶贫项目,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9年底,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了34%,成为全市第一支柱性产业,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接续替代产业。特别是今年1—7月份,农产品加工业增长10.3%,增幅高于全市规上工业经济6.3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疫情和旱情的影响。

四是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针对各类贫困群体分类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都得到了有效保障,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大为改观,许多矛盾和纠纷迎刃而解,农村信访量明显下降。几年来,共安置贫困人口就业31322人次、完成危房改造11363户、教育扶持62100人次、医疗救助35516人次、兜底保障32373人,贫困人口生活得更有信心、更有尊严、更加和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将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开展了“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特别是加大了对197个贫困村的支持力度,村容村貌大为改观。2015年以来,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工程380处,17.6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2019年,新建无害化厕所4000座,新增美丽乡村17个,“整洁村”实现全覆盖。

六是城市对外形象有所提升。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来,阜新扶贫的“车新模式”“集团帮村”工程、“政银保”合作涉农贷款等创新模式,得到了国家和省的肯定,也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所提升。几年来,省级以上领导到阜新调研指导扶贫工作150余次、作出批示指示120余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10余次,其中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报道20余次。今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阜新军分区6年帮扶3个贫困村成功脱贫的“集团帮村”典型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新华网、中国国防报等国家级媒体也进行了专题报道。

七是干部作风更加扎实。全市广大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坚持问题导向,实打实地在帮扶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既展现了党员风采,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几年来,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216支、选派驻村干部1113人和684名第一书记。仅今年以来,各级扶贫干部深入基层一线1.98万人次,帮助解决问题1.6万个,涌现出了刘立涛、王久波等一批扶贫先进人物。

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确保高质量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工作

阜新作为辽宁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既具备东部沿海省份的地域特征,又具备中西部地区的贫困特点,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阜新建设扶贫改革试验区,有利于解决我国多样性、复杂性的贫困问题,对解决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双重参考价值。同时,阜新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经济转型试点市,具有城市和农村双重贫困的特征,在实现单一经济转型向全面转型的跨越过程中建设扶贫改革试验区,既有利于丰富经济转型的内涵,也有利于实现扶贫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具体化,起到示范推广效应。实际工作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创新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一是我省强化了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对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高度重视,专门下发了《关于支持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分工的通知》,明确33家省直单位的责任分工。时任省委书记陈求发同志多次就阜新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指导、指示批示。刘宁省长到辽宁工作第一站就到彰武县调研脱贫工作。省政协主席夏德仁带领30多个省直部门和单位,以及省政协委员对口帮扶彰武县。二是我市举全市之力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81次领导小组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吕志成、市长张成中带头深入一线,先后10多次调研指导,全市28名副市长级以上领导先后两轮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同时,将扶贫办由政府直属参公事业单位调整为政府组成部门,并增加了人员编制。阜蒙、彰武两个省级贫困县均在乡镇一级成立了扶贫办,形成市、县、乡(镇)“三位一体”的扶贫领导体系。三是及时指导推动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改善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阜新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围绕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先后下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生态扶贫等53个文件。今年以来,我市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及脱贫普查、脱贫攻坚问题“清零”百日攻坚战等政策文件24个。

2.健全责任体系。落实各级各类责任是确保试验区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一环。一是明确各级职责。建立“四级书记”抓扶贫机制,强化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二是压实基层责任。强化激励措施。先后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通知》《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考察识别干部办法》等政策文件,组织动员“第一书记”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并坚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为实现乡村组织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三是检查责任落实。开展精准“三查一访”。我市在全部未脱贫人口达到脱贫条件的基础上,采取镇村自查、乡镇互检、组织市县区机关干部集中排查等形式,围绕全部973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全面走访排查,核查政策落实情况、核查收入落实情况、排查脱贫攻坚质量。在此过程中,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边检查,边整改,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3.健全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制度是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将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纳入了对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绩效考评工作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领导班子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二是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将试验区建设任务细化分解成63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定期调度制度。今年以来,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们加大了调度频次,建立分管领导每周四调度工作制度,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现已召开周调度会议18次,解决实际问题115项。三是建立督查督办制度。下达脱贫攻坚问题督办单46项,并由市政府督查室实地督办落实情况,确保按既定时间节点推进实施。四是建立监测预警制度。制定《阜新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办法》,对全市具有潜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户,以县区为单位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形成监测、预警、帮扶、保障“四位一体”防止返贫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创新扶贫模式

1.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按照“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目标要求,我市以产业精准脱贫为抓手,形成了“六抓六带六推动”脱贫模式,在全省产业精准扶贫现场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即:抓结构调整,带产业发展,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扶贫;抓龙头企业,带产业落地,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扶贫;抓项目基地,带产业实施,发展“一村一品”推动产业扶贫;抓市场流通,带产业经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推动产业扶贫;抓中介服务,带产业覆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产业扶贫;抓重点环节,带产业做强,形成整体合力推动产业扶贫。我们坚持远近结合、兼顾大小,实现大项目精准带动贫困户,小项目精准覆盖贫困户,贫困户在具体项目中直接收益,在产业链条中间接收益,在资产资金入股中长期收益。所有项目都建立贫困户收益明细,并公开公示,推广复制户均一栋棚、户均一群牛(羊、驴)、户均一棵高效果树等多种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

2.创新开展电商扶贫助农工程。借助网络经济的拉动效应,我们把电商导入到脱贫攻坚中,制定出台《2020年电商扶贫助农增收工程方案》,大力推进电商扶贫模式,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积极培育孵化“网红经济”,把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农村,培育乡镇助农直播间和扶贫网店及网络扶贫达人,开展了“直播卖货+扶贫助农”电商扶贫活动,初步形成了扶贫农产品等资源“电商线上+实体线下”的双重营销网络体系,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提升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实现稳固可持续脱贫和致富。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扶贫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培育电商主体58个、重点电子商务直播企业12家、网红91人,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146个,年电商销售额达5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先后与抖音、腾讯、拼多多等直播平台合作,组织了5场由市县级领导走进直播间的“直播带货”活动,为34种扶贫产品带货助力,发布相关视频243个,点击量1.2亿次,销售额超过350万元。

3.创新推进“飞地经济”扶贫模式。坚持把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作为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的重大举措。2018年,我市实施了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由原来的“乡财县管”模式调整为县乡“分灶吃饭”模式。在此基础上,出台了《阜新市加快“飞地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确定了财政收入分成、统计指标共享等系列鼓励支持政策,调动乡镇、村抓经济、上项目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地“飞地经济”项目202个,计划总投资335.4亿元,其中,投产项目29个、续建项目90个、新开工项目30个、新签约项目53个,每年带动80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比如,阜蒙县务欢池镇成功引入乾屹化工项目落户阜新氟化工园区,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分得1600万元左右,仅靠乾屹一个项目,务欢池镇就能够翻身,将成为全县首屈一指的富裕乡镇。再比如,彰武县阿尔乡镇引入一个覆膜砂项目,年底能分得800万元;兴隆堡、丰田镇参与引进一个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每个乡镇可分得235万元。

4.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扶贫模式。通过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高效开发利用,促进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我市创新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和土地互换并地改革,实现了承包面积、承包合同、登记簿、承包经营权证书“四相符”和承包地分配、承包地四至边界测绘登记、承包合同签订、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四到户”。在此基础上,以彰武县为试点,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牢牢把握“细碎变整块及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户承包地面积不变、30年承包期机制不变”的“三不变一变”原则,把农民手中细碎化的土地化零为整、变小为大,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目前,彰武县已累计并地97万亩,由并地前的44.2万块合并成12.4万块,涉及农户5.4万户,人口19.6万人,改革成果突显。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22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30.2%。

5.创新生态扶贫模式。生态环境脆弱是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也是农村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市以彰武县为试点,开展了生态扶贫试点,按照生态产业化、经济化、市场化思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科学叠加、良性互动,真正走出一条“生态扶贫”新路子。2018年以来,在彰武县实施了草原生态恢复、造林绿化和柳河治理等三项工程,在生态建设中夯实脱贫致富基础。草原恢复工程规划总占地150万亩、覆盖7个乡镇,核心区涉及5807户、1236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受益,人均年增收达1000元以上。彰武县已发展林地面积176万亩,森林覆被率达34%,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估算值达91.6亿元,林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9650元。柳河治理工程规划总投资30亿元,今年正式启动,新建堤防工程和城区段景观带,实施土地开发整理5万亩,通过生态补偿、劳动务工、发展生态水稻种植等扶贫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从根本上提升沿岸7491户贫困户的脱贫质量。

6.创新集团帮村模式。如何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市探索建立了由市级领导带队,市直单位和重点龙头企业为成员,组建若干个帮扶集团。以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帮扶集团对口帮扶1个深度贫困村,形成市领导带队、牵头单位组织、综合部门协调、市直部门和企业等各方力量帮扶、县乡(镇)干部包村的“集团式”帮扶格局。目前,全市已先后4轮帮扶深度贫困村56个,解决帮扶资金44183万元,实施帮扶项目789个,使1.5万户、4.6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年人均增加收入1850元,多数村已成为阜新脱贫攻坚整村脱贫示范村。今年上半年,为巩固提升“集团帮村”成果,市委安排28名副市级以上领导,每人包保2个村,对56个项目村脱贫质量开展“回头看”,查短板、补漏洞、强弱项,确保项目村实现高质量脱贫。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共68人次带队开展“回头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93个,协调各类扶贫资金2996万元。

7.创新科技扶贫模式。我市充分利用辽宁省涉农科研院校与阜新市开展院、县共建的契机,借助省农科院校的成果、技术和人才优势,全面推广“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模式,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7项,组建8个扶贫共建专家团队,助力贫困乡村高质量完成产业扶贫项目,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促进产业扶贫转向产业兴旺。省、市科技部门选派到乡镇的100名科技特派员,组织开展培训120多次,现场技术指导395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3502人次,带动贫困人口14708人。

8.创新健康扶贫模式。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340人,其中58366人是因病致贫、返贫。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落实健康扶贫各项要求,97340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确定了2家大病和12家慢病定点医院及1193名乡村医生与37370名大病、慢病贫困人口开展签约服务。在此基础上,创新举措,由政府出资为全部贫困人口缴纳了医疗补充保险,实行贫困人口看病免门槛费、不交押金先看病、“一站式”直接结算等制度,构建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病补充保险“四重保障”,贫困人口看病报销比例提高到95%。彰武县在医保方面创造了“彰武模式”,在落实四重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取消县域内住院报销起付标准,实现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普通居民的50%,起付线以上合规医疗费用按70%报销,不设封顶线,并明确规定患8种重特大疾病的可享受医疗救助,救助比例为70%,每人每年救助限额10000元。同时,组织医疗机构进村入户开展“两病”认定和诊断,创新开展平台药品代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9.创新危房扶贫模式。安居才能乐业,让贫困人口“居者有其屋”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一个硬骨头。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我们注重整合资金,从实际出发,确保应改尽改。先后组织开展5次贫困户危房存量统计,坚持就高不就低,降低危房评级认定门槛,突出前瞻性,将符合改造条件的危房全部进行改造,统筹使用住建、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的资金给予补助。同时,将危房改造与“厕所革命”相结合,由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每户4500元的标准,为519户危房改造户同步配套建设室内自吸式水冲厕所,解决老弱病残人口如厕难问题,得到了贫困户的高度赞誉。仅2020年8月底前,全市就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093户。

(三)创新支持政策

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工作要求,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在全力确保剩余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按照“收入比例法”,对部分脱贫不稳定人口一并给予扶持,着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1.强化财政扶贫政策。针对20818名相对贫困人口,已安排各类扶贫资金10234.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90项,预计人均可增收3000元。对相对贫困人口发展设施农业扶贫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其中,设施暖棚每亩补助1万元,设施冷棚每亩补助0.2万元。

2.强化金融扶贫政策。加大相对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的小额信贷支持力度,确保有意愿、符合条件的户应贷尽贷,现已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79户、3537万元,增速全省第一。同时,在彰武县开展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了现有土地资源,已经办理抵押贷款业务2800笔、1.5亿元。

3.强化教育扶贫政策。为高中阶段家庭贫困学生每年补助3000元助学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享受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解决校服、伙食补贴和校车补贴,幼儿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助,高校大学生给予定额补助并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技工教育的学生每生每年给予3000元补助。

4.强化医疗扶贫政策。各级财政出资973.4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补充保险。落实全市各医疗机构对相对贫困人口诊疗费用减免5%的优惠政策,就医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

5.强化就业扶贫政策。通过采取本地吸纳就业、对接外出务工、开发扶贫公益岗、扶贫车间务工等方式,多渠道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就业人数不降反增。目前,已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5065人,较2019年增加20.3%,平均月工资收入2500多元。新增扶贫公益岗1462个,全市累计达到2698个,月工资收入830元。截止到9月末,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国有企业招聘、民营企业吸纳和公益岗兜底安置确保357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全部安置就业。

6.强化兜底保障政策。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4132元提高至5000元的相对贫困人口标准线,增幅达21%,保障相对贫困人口4280户、9205人,占相对贫困人口总数的44.21%。

在市级创新出台本地政策的同时,我们注重用好用足上级各类政策。省教育厅明确自2014年起阜新农村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由省以上财政承担;省财政厅同意返还我市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用于改革试验;省商务厅支持阜蒙县申报成为全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彰武县申报成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为我市增加地区法人机构贷款限额、支农再贷款限额和再贴现限额;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支持阜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省扶贫办除在协调省直部门对试验区给予支持的基础上,先后3次安排我市扶贫改革试验专项资金2800万元,其中,2015年1000万元、2019年800万元、2020年1000万元。

(四)创新管理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需要下绣花功夫。脱贫攻坚涉及资金量大、项目多、人员多,社会关注度高。我们坚持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作为方向,开展了有益探索。

1.创新资金管理方式。坚持资金效益和安全并重,切实加强监管。一是精准使用资金。重点围绕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确定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并统筹整合使用相关财政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使用效益。二是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资产收益扶贫等机制,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改革试验。对扶贫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确保持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2016年至今,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2亿元,其中,市县财政扶贫资金3亿元。三是注重效果评价。制定了《阜新市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将资金使用与建档立卡结果衔接,与脱贫成效挂钩。实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四到县”管理机制,市级扶贫发展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依据县(区)当年度扶贫任务指标及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将扶贫发展资金切块下达,直达基层。

2.创新项目管理方式。一是实行项目库管理。制定了《阜新市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入库项目类别、资金规模、受益对象、绩效目标、群众参与和带贫减贫机制等各方面内容,实行三年滚动规划动态管理,与各县区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计划相匹配,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实施时序。二是引入项目竞争机制。按照“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的原则,优先保障当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所需建设项目和直接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项目。三是规划项目申报。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自下而上进行,项目筛选评议结果在村、乡镇、县三级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对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实行动态调整,有进有出,新增项目按编报流程审定入库,实施完成及时销号出库。近5年,全市累计实施项目2040个,实现对97340名贫困人口全覆盖,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2个以上稳定脱贫项目。

3.创新扶贫干部管理方式。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将脱贫攻坚列为各级各类培训班必讲内容,2018年以来累计培训7805人次。二是强化干部考核。印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办法(试行)》,把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表现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干部2名。三是关心扶贫干部。全面落实选派到乡村工作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生活补助、交通补贴等政策,及时帮助解决驻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发放资金2039.2万元。

4.创新贫困人口管理方式。一是加强数据管理。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对9734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入户回访,做到了全覆盖。结合入户普查,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行业部门数据共建共享、一网通办。二是实行帐目管理。通过手机APP对贫困户信息进行核实录入,自动生成电子“明白卡”和“二维码”,直接打印输出张贴上墙,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加强动态监测。对于致贫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体系,确保不落一人。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试验区设立以来,在扶贫体制机制、政策举措、方式方法等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扶贫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中任务落实不均衡。一是在扶贫政策方面,由于阜新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实际,特殊支持政策还需要加大力度。二是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方面还做得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深度融合。三是在扶贫理论体系创新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形成系统成功经验。

2.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一是产业扶贫能力相对较弱。目前,我市实施的扶贫项目中,农业项目居多,整体产业扶贫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较弱。三是基层人才匮乏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阜新人口流失现象比较明显,农村高校毕业返回就业人数过少,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接续力量不足问题突出。

3.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一是从目前工作实际来看,还存在极个别“养懒汉”现象,主动脱贫愿望不强。二是一少部分贫困人口存在等靠要思想,就业能力不强,脱贫致富的想法不强,办法不多。三是因病致贫、返贫占比较高,自身发展能力较弱。

四、下步工作计划

当前,扶贫改革工作正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开启新时代扶贫开发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扶贫改革试验同步推进的具体实践,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先行探索。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战后”扶贫战略、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研究为重点,力争站在更高起点进行谋划和推进。下一步,我市将在国家评估组的指导下,继续围绕“扶贫”“改革”“试验”主题,全力推动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确保贫困人口“三保障”和收入水平全面达标,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加强顶层设计。目前,我市仅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9人,9月底前将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我市将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围绕推动脱贫攻坚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实现“两个转变”,即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双重贫困转变,作为下一步的改革重点,进行整体谋划。在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明确改革重点方向,力争取得1-2项突破,为2020年后全国的扶贫战略提供初步样本或方案。   

2.压实各级责任。在争取中央层面和省级层面对阜新试验区在重大政策和全局性重大问题给予指导支持的同时,指导各县区、各部门切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把扶贫改革试验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全局通盘考虑,加强政策协调,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试点试验项目。为了激发乡镇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性,市委近期将出台乡村振兴考核意见、飞地经济考核办法、乡村财政考核意见,以考核指挥棒调动各方力量,以发展保障脱贫攻坚。

3.把握关键环节。在脱贫攻坚取得决战决胜后,瞄准全局性重大问题、全国性共性问题、面向未来的前瞻性问题发力,以扶贫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试验区为平台,推动扶贫工作实现“两个转变”。关于全局性重大问题,主要包括攻坚战打赢之后扶贫的路怎么走,消除绝对贫困后,如何确定扶贫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扶贫标准、如何做好政策衔接和完善、如何确保与扶贫任务相适应的投入力度等。关于全国性共性问题,目前看,贫困人口物质脱贫方面困难不大,比较突出的是“精神贫困”问题,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脱贫成果不稳定等问题也比较普遍,都迫切需要研究解决。关于面向未来的前瞻性问题,主要是城乡统筹格局下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管理体制、帮扶方式方法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探索,

4.总结推广经验。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推进,“战后”扶贫战略研究的现实需要愈发迫切,我市将认真汲取国务院评估组各位专家意见,围绕“两个转变”开展扶贫改革课题研究,梳理改革措施,做到试验一批、推广一批、储备一批。认真总结经验,积累扶贫改革试验成果,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以国务院扶贫办评估组莅临阜新调研指导为契机,深化“扶贫”“改革”“试验”三大主题,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完成好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向国家和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体制机制

创新情况报告

 

中共阜新市委 阜新市人民政府

2020年9月)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要求,我们立足阜新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坚持试点先行,创新体制机制,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新组织领导体制机制

我市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保证,转变单一层级、单一部门、单一方式开展扶贫工作,探索建立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推进制度、政策保障“四个体系”,形成“大扶贫”的体制机制格局。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构建 “省级统筹、市级组织、县区试点、乡(镇)村落实”的“上下联动”领导体系。在省级层面,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支持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分工的通知》,明确由省扶贫办牵头,33家省直单位合力推进的机制。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在县区层面,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为市级改革开展先行试点,进而上升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乡村层面,重点是用好上级试点政策,检验试点成效。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中,我市不仅没有削弱各级扶贫机构,反而超常规配备力量,将市扶贫办由政府直属参公事业单位调整为政府组成部门,并增加了人员编制。阜蒙、彰武两个省级贫困县均在乡镇一级成立了扶贫办,形成市、县、乡(镇)“三位一体”的扶贫领导体系。

(二)健全责任落实体系。明确了市、县区、乡镇、村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建立“四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机制。强化激励措施,坚持在试验区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开展精准“三查一访”(“政策落实、收入核实和脱贫攻坚质量巩固提升情况”大排查,“脱贫成效满意度”入户回访),压实基层责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主动性,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三)健全推进制度体系。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考核评比、定期调度、督查督办、监测预警制度,将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纳入了对各县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绩效考评工作体系,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实地督办落实情况,以县区为单位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形成监测、预警、帮扶、保障“四位一体”防止返贫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试验区建设。

(四)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围绕改革试验区重点工作,着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整合利用财政、土地、教育、医疗、就业、低保、人才等方面政策,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汇聚各类资金投入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生态扶贫等53个配套文件,探索形成全领域全方位扶贫政策体系。

二、创新扶贫工作体制机制

以整合资源、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统筹推进为原则,坚持“七化融合”,探索建立符合阜新实际、体现阜新特色的扶贫工作体制机制。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程化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坚持将党建引领贯彻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全过程,凝聚脱贫合力,筑牢战斗堡垒。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我市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有力抓手,努力把村党组织打造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注重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中培养村“两委”成员。积极推进“一肩挑”工作,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主任比例达到98.6%,位列全省第一。克服财政困难,推动全市在职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党建工作经费全部达到规定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并建立了村干部报酬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机制,充分调动扶贫工作积极性。

二是推动力量下沉。全市先后分两批次大规模选派到乡村工作干部864名,进一步充实了脱贫攻坚工作力量,共帮助乡村党组织制定发展规划753份,整修村路331公里,协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573万元。蹲苗式选派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选调县区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扶贫办培养锻炼。在市委党校学员中抽调128名年轻干部组成31个指导组,深入全市65个乡镇、622个村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整改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问题1937个。

三是创新党建载体。创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开展了“党建+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创建行动等载体活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贫困户量身打造扶贫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69个扶持村项目全部完成,2020年全市共确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持村68个。开展“千千结”活动,组织全市机关党支部与村党组织“结对子”,开展互学互帮互促活动,共同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共同发展“一村一品”农业项目312个,争取和投入致富项目资金1.4亿元。

(二)坚持生产经营规模化

坚持“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思路,深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改革,创造性开展互换并地改革,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释放生产要素最大效益。

一是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2014年,彰武县被国家确定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县。我们以此为契机,对彰武县农村土地进行了全面摸底,为后续的改革奠定了基础。通过土地确权,全县新增耕地40万亩,平均每个村增加2200亩,按每亩50元租金,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1万元。

二是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为了更好吸引民间资本投入规模经营,通过租赁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手中,实现规模化经营,更好地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22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30.2%。

三是实施土地互换并地改革。以彰武县为试点,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牢牢把握“细碎变整块及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户承包地面积不变、30年承包期机制不变”的“三不变一变”原则,把农民手中细碎化的土地化零为整、变小为大,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目前,彰武县已累计并地97万亩,由并地前的44.2万块合并成12.4万块,涉及农户5.4万户,人口19.6万人,改革成果突显。

(三)坚持城乡资源一体化

坚持把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统一,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城乡企业与产品、资源与资金的有效对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促进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是探索龙头企业带动扶贫。充分发挥城镇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对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受益。通过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引导农牧集团、鲁花公司、正远食品、爱仁食品、康龙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结对贫困村,开展生产合作,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二是探索产业联盟扶贫。我市花生产业基础较好、优势明显。目前,全市涉及花生业务的农事企业及合作社、家庭农场超百家。为了整合资源、全产业链发展,市政府协同省农发行成立了阜新花生产业联盟,构建了一个产业联合体。通过产业联盟平台,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花生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让每个从事花生业务的农事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都能在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效融入产业集群建设当中,使原料变成品、产品变成商品。

三是创新飞地项目扶贫。探索“飞地经济”强乡镇、项目收益促扶贫的模式,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出台《阜新市加快“飞地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确定了财政收入分成、统计指标共享等系列鼓励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地“飞地项目”202个,计划总投资335.4亿元,其中,投产项目29个、在建项目120个,每年带动80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四是探索农村闲置资产再利用新路径。通过整合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和废旧校舍,引导形成城市资本参与改造、招投标新建、村企联建等模式,共投入扶贫资金2835万元,建设运营扶贫车间152个,约占全省扶贫车间总数的40%。对统一招标建设的扶贫车间实行编号管理,统一“扶贫车间”标识,统一配套设施,实施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原件等项目28类,安置贫困人口居家就业1160人,人均月工资1500元以上,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五是实施电商扶贫助农工程。将电商经济导入脱贫扶贫,搭建平台,创新举措,推动阜新地方农产品由简单“直播卖货”向打造地域品牌转变,不断做大做强贫困村脱贫主导产业。创新“电商带货+品牌培育”模式,制定出台了《2020年电商扶贫助农增收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全市性电商扶贫网络平台建设,培育乡镇助农直播间和扶贫网店及网络扶贫达人,阜蒙县申报成为全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彰武县申报成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扶贫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培育电商主体58个、重点电子商务直播企业12家、网红91人,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146个,年电商销售额达5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先后与抖音、腾讯、拼多多等直播平台合作,组织了5场由市县级领导走进直播间的“直播带货”活动,为34种扶贫产品带货助力,发布相关视频243个,点击量1.2亿次,销售额超过350万元。

(四)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环境脆弱是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也是农村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生态产业化、经济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推动生态短板向生态良好、产业发展转变。为此,我市以彰武县为试点,开展了生态扶贫试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科学叠加、良性互动,真正走出一条“生态扶贫”新路子,有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是探索生态旅游扶贫模式。2018年以来,在彰武县实施了草原生态恢复、造林绿化和柳河治理等三项工程,大力发展旅游业,在生态建设中夯实脱贫致富基础。草原恢复工程规划总占地150万亩、覆盖7个乡镇,核心区涉及5807户、1236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旅游服务等方式受益,人均年增收达1000元以上。

二是探索林下经济扶贫模式。在彰武县发展林地面积176万亩,森林覆被率达34%,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估算值达91.6亿元,林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9650元。

三是探索综合治理扶贫模式。实施柳河治理工程规划总投资30亿元,今年正式启动,新建堤防工程和城区段景观带,实施土地开发整理5万亩,通过生态补偿、劳动务工、发展生态水稻种植等扶贫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从根本上提升沿岸7491户贫困户的脱贫质量。

(五)坚持各方力量集约化

着眼于构建大扶贫格局,改变仅依靠政府资源开展扶贫工作的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身到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是创新“集团帮村”模式。我市探索建立了由市级领导带队,市直单位和重点龙头企业为成员,组建若干个帮扶集团。以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帮扶集团对口帮扶1个深度贫困村,形成市领导带队、牵头单位组织、综合部门协调、市直部门和企业等各方力量帮扶、县乡(镇)干部包村的“集团式”帮扶格局。目前,全市已先后4轮帮扶深度贫困村56个,解决帮扶资金44183万元,实施帮扶项目789个,使1.5万户、4.6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年人均增加收入1850元,多数村已成为阜新整村脱贫示范村。

二是创新协会帮扶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产销联动、助力脱贫的原则,成立了全省首家集农产品产、加、销于一体的阜新农产品产销协会。通过统一的业务对接,协会先后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北京央联食品协会、深圳中际烘焙协会、深圳辽宁阜新商会等单位建立了很好的业务联系,帮助协会成员及贫困村在各地搭建了系统的销售平台,为成员企业及贫困村参与全国性竞争树立了信心,拓展了市场。目前,已经帮助农民销售产品35个品类,销售额超过1200万元。

三是创新“科技队伍+扶贫”模式。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力转化成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路径,借助省农科院校的成果、技术和人才优势,全面推广“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模式,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7项,组建8个扶贫共建专家团队,助力贫困乡村高质量完成产业扶贫项目,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促进产业扶贫转向产业兴旺。省、市科技部门选派到乡镇的100名科技特派员,组织开展培训120多次,现场技术指导395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3502人次,带动贫困人口14708人。

四是突出发挥能人带动作用。通过“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鼓励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复退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等农村能人,领办上百家合作社,吸收带动近万名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马亮、赵言等能人先进典型的扶贫做法在全市推广。

(六)坚持金融助力产品化

开发金融产品,开展金融支持,破解资金难题,助力扶贫改革,既增强了贫困户现代信用意识,又能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为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一是推出小额信贷金融产品。开展小额信贷支持试点工作,加大相对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的小额信贷支持力度,确保有意愿、符合条件的户应贷尽贷,现已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79户、3537万元,增速全省第一。

二是开展林权、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深入研究如何让贫困户的“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增强贫困人口脱贫的动力。在彰武县开展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了现有土地资源,已经办理抵押贷款业务2800笔、1.5亿元。

三是创新配备“金融扶贫助理”。我市会同省农信社先后分三个批次,从阜新农商银行、阜蒙县联社、彰武县联社择优选派263名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级党组织工作,任金融助理。在此基础上,创新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开办“涉农创业贷”,为乡村产业项目发展提供贷款支持;开办“快捷贷”,帮助农户开通小额信用贷款、信用循环贷5万元权限,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即时申请、即时到账;开办“金信致富带头人贷款”,重点扶持各村致富带头人,2019年先后发放“金信致富带头人贷款”23笔、460万元。

四是开发涉农信用产品。针对不良贷款问题,选取阜蒙县建设镇德一村、彰武县丰田乡双龙村作为试点,通过村“两委”对部分农户不良贷款打包,先期偿还贷款或部分承贷,信用社让利,村“两委”托管不良贷款农户的耕地,由村“两委”统一经营,农户在村“两委”打工,形成完整收益链条,让资金流动起来,有效化解不良贷款。2019年,全市共建立信用村64个,推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七)坚持资金管理项目化

资金管理和使用备受关注。我们坚持以项目化的方式,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发挥优势,发挥资金效应的可持续性,防止大而化之,“撒芝麻盐”,确保切实“扶”出成果、“改”出特色、“试”出经验。

一是探索整合扶贫与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新模式。将中央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与市本级配套资金、其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聚指成拳,形成合力。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确保扶贫资金投入与扶贫改革试验任务相匹配,并优先投向能够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持续稳定增收的改革试验项目。自试验区设立以来,中央先后投入我市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2800万元,市本级配套投入5881万元,整合投入其他涉农资金9217万元,共计17698万元投入扶贫改革试验。

二是探索建立扶贫资金收益保障机制。我市明确扶贫改革试验资金不许投入到主要生产经营区域在本市以外的实施主体,严禁投入亏损企业。新增投入的扶贫改革资金项目应做好项目评估论证,按照“谁统筹、谁论证”的原则,由统筹资金主体聘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拟实施的改革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全面评估。改革试验资金投入实施主体前,与实施主体签订收益分配方案,切实保障村集体和贫困户在项目持续期内获得稳定合理回报,确保贫困户不承担项目经营风险,改革试验资金投入年收益率不低于8%。目前,投入项目均实现了这个目标。

三是探索建立资金、资产闭环管理机制。我市将通过扶贫改革试验形成的资产和收益纳入扶贫资产范畴,防止资产闲置、损失,严禁挤占挪用。建立完善了县级扶贫资产登记、产权归属、运营管护、收益使用分配和资产处置等管理制度,明确管护方式,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长期发挥效益。除已量化到贫困户个人的股权外,村级统筹投入形成的扶贫改革资产,在项目收益和本金退出后,重点用于后续扶贫项目、解决其他民生问题以及农村公益事业等。县及乡镇统筹投入形成的产业扶贫资产,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管护,资产收益重点用于促进本地区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帮扶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中央资金及市级统筹资金形成的资产统一由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管护,继续作为扶贫资产发挥扶贫效益,真正实现改革试验资产的保值增值。经清查核实,2016年至今,全市共形成扶贫资产1009项,其中,资产已确权695项、未确权295项、纳入“三资”管理633项;资产总量33122万元,其中,经营类资产296项、18190万元,公共类固定资产47项、434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类资产666项、股权10670万元、债权3025万元;扶贫资产累计收益14429万元,共有15.03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其中,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收益资金3179万元,增加贫困户总收入11249万元,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0.07万元。

三、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带来的主要成效

一是全市脱贫成果好于预期。阜新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首批3个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之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2015年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196户、97340人,贫困村197个,阜蒙、彰武两县均为省扶贫工作重点县。截至2020年7月末,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97340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659人,贫困发生率由9.62%下降到0.06%。目前,剩余659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20818名低收入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5000元,全口径97340名贫困人口中有30761人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脱贫质量稳步提升,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完成任务进度超过预期。

二是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施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之初,全市197个贫困村全部为“空壳村”。我们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19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销号,村集体经济的实力稳步增强,年收入均超过5万元,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阜蒙、彰武2个贫困县不仅实现脱贫“摘帽”,经济总量在全省44个县域排名分别从2015年的31位和39位上升到目前的11位和28位。两县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比重由2015年49%提高到2019年的51.8%,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推动全市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

三是助推阜新经济转型。阜新是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具有城市和农村“双重”贫困的特征。2015年开展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2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40个,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大批实施扶贫项目,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9年底,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了34%,成为全市第一支柱性产业,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接续替代产业。

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针对各类贫困群体分类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都得到了有效保障,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大为改观,许多矛盾和纠纷迎刃而解,农村信访量明显下降。几年来,共安置贫困人口就业31322人次、完成危房改造11363户、教育扶持62100人次、医疗救助35516人次、兜底保障32373人,贫困人口生活得更有信心、更有尊严、更加和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是改善生态环境。将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开展了“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特别是加大了对197个贫困村的支持力度,村容村貌大为改观。2015年以来,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工程380处,17.6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2019年,新建无害化厕所4000座,新增美丽乡村17个,“整洁村”实现全覆盖。

六是锤炼干部作风。全市广大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坚持问题导向,实打实地在帮扶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既展现了党员风采,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几年来,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216支、选派驻村干部1113人和684名第一书记。仅今年以来,各级扶贫干部深入基层一线1.98万人次,帮助解决问题1.6万个,涌现出了一批扶贫先进人物。

七是提升城市形象。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来,阜新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阜新扶贫的“车新模式”、“集团帮村”工程、“政银保”合作涉农贷款等创新模式,得到了国家和省的肯定,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几年来,省级以上领导到阜新调研指导扶贫工作150余次、作出批示指示120余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10余次,其中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报道20余次。今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阜新军分区6年帮扶3个贫困村成功脱贫的“集团帮村”典型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新华网、中国国防报等国家级媒体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阜新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报告

 

中共阜新市委 阜新市人民政府

2020年9月)

 

2020年,阜新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推进,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抓手,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全力以赴脱贫攻坚,确保实现决战决胜。截至7月末,全市剩余659名未脱贫人口已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收入低于5000元的20818名不稳定脱贫人口已全部超过5000元,全口径97340名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稳步提升,各项工作进度超过预期。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各级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市长专题会等35次,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及“三查一访”、脱贫普查等政策文件14个,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实行周调度、周统计、周报告。市委书记吕志成、市长张成中带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10次走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全市28名副市级以上领导先后两轮带头进村入户开展“三查一访”,入户走访300多户,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参与脱贫攻坚树立了榜样。各县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研究,深入基层,形成了以县区领导包片、乡镇领导包村、村两委和第一书记包户的“网格化”帮扶模式。

(二)全面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进行有益探索实践

1.创新开展电商扶贫助农工程。制定出台了《2020年电商扶贫助农增收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全市性电商扶贫网络平台建设,培育乡镇助农直播间和扶贫网店及网络扶贫达人,探索“直播卖货+扶贫助农”电商扶贫新模式,提高贫困户实施扶贫产业的积极性,不断做大做强贫困村脱贫主导产业,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基础。

2.创新产业项目规模经营模式。在彰武县开展土地互换并地改革试点,把农民手中细碎化的土地化零为整、变小为大,建设村级扶贫农场55个,发展规模化订单产业项目68项,打造万亩基地2个、千亩基地4个。

3.创新生态扶贫模式。支持彰武县实施草原恢复、造林绿化、柳河治理等三项生态扶贫工程,通过土地流转、生态补偿、劳动务工、发展生态产业等方式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探索新路。四是创新科技扶贫模式。我市借助省农科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全面推广“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模式,实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人才振兴奠定基础。五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通知》《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考察识别干部办法》等政策文件,组织动员 “第一书记”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并坚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为实现乡村组织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注重发挥扶贫资金捆绑使用效力,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扶贫

全市共确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1个,安排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9993万元,对具有成熟渠道、稳定收益的大项目优先扶持,资金收益提前返还,年收益率8%以上;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79户、3537万元,重点用于发展脱贫产业建设。坚持产业项目大小结合、长短兼顾,一方面,重点推进生猪和肉牛养殖、中润马铃薯种植和深加工等长效“大项目”,通过入股分红方式为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收入来源,年初统一实施的2万亩中润扶贫土豆种植项目已喜获丰收;另一方面,结合抗旱保脱贫实际,因户制宜发展“五小产业”等短平快项目,实现种植业损失“五小产业”补,确保贫困人口收入不降低。同时,通过整合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和废旧校舍改造、招投标新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共投入扶贫资金2835万元,建设运营扶贫车间152个,约占全省扶贫车间总数的40%。对统一招标建设的扶贫车间实行编号管理,统一“扶贫车间”标识,统一配套设施,实施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原件、电商扶贫等项目28类,安置贫困人口居家就业1160人,人均月工资1500元以上,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四)实施“百日攻坚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

1.精准健康扶贫方面。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实现97340名贫困人口全覆盖,2家大病和12家慢病定点医院及1193名乡村医生与37370名大病、慢病贫困人口开展签约服务,为全部贫困人口缴纳医疗补充保险973.4万元。实行贫困人口看病免门槛费、不交押金先看病、“一站式”直接结算等制度,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补充保险“四重保障”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

2.低保兜底扶贫方面。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低保兜底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有关事宜的通知》《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制定17条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特惠政策,降低兜底门槛。将农村低保标准由4132元提高到5000元,增幅21%,共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068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目前正在针对旱情,研究制定新的低保政策,低保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3.住房安全方面。先后组织开展5次贫困户危房存量统计,坚持就高不就低,降低危房评级认定门槛,突出前瞻性,将符合改造条件的危房全部进行改造,统筹使用住建、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的资金给予补助。同时,整合涉农资金,推进危房改造与“厕所革命”相结合,由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每户4500元的标准,为519户危房改造户同步配套建设室内自吸式水冲厕所,解决老弱病残人口如厕难问题,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参与改造的贫困户满意度极高。上半年,全市共核实改造贫困户危房1004户,其中,C级504户、D级500户。下半年,按照省统一安排,又新核查出疑似危房1089户,全部开工建设,现已竣工1076户,竣工率98.8%,验收925户,验收率84.9%,8月底前将全部完成改造。

4.就业扶贫方面。通过采取本地吸纳就业、对接外出务工、开发扶贫公益岗、扶贫车间务工等方式,多渠道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就业人数不降反增。目前已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5343人,较2019年增加20.3%,平均月工资收入2500多元。新增扶贫公益岗1462个,全市累计达到2773个,月工资收入830元。通过事业单位招考和国有企业招聘等途径,确保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全部能够得到就业安置。

5.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已安排教育扶贫资金1200万元,对5876名各学龄段贫困家庭学生给予教育资助。其中,对1150名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贫困学生每年补助3000元助学金,对4216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解决校服、伙食补贴和校车补贴,对510名幼儿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助,对现有的178名和今年即将进入高校的贫困大学生给予定额补助,并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对接受技工教育的96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落实每生每年3000元补助。

6.饮水安全方面。全市计划利用省以上项目资金7080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饮水工程82处,改善提升5.7万农村群众的饮用水条件。目前,正在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部分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完成了序时节点目标任务,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通水运行。

7.开展“三查一访”。自5月初开始,我市在全部未脱贫人口达到脱贫条件的基础上,采取镇村自查、乡镇互检、组织市县区机关干部集中排查等形式,围绕全部973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利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全面走访排查,核查政策落实情况、核查收入落实情况、排查脱贫攻坚质量。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边检查,边整改,切实保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五)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积极组织动员省、市、县三级684名“第一书记”将扶贫与扶志、扶智同步推进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开展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就业技能和科技技能培训等35期、1580人次,通过致富带头人引领示范,让贫困户掌握脱贫致富的真本领、用知识“武装头脑”,彻底断掉“穷根”。 挖掘身边典型,讲好“脱贫故事”,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脱贫致富典型65期,用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强化社会爱心人士和驻村干部矢志扶贫、决战脱贫的使命担当,激发贫困户“宁可苦干、绝不等靠”的内生动力。

(六)开展“集团帮村”脱贫成效“回头看”,巩固扩大帮扶成果

今年,为巩固提升帮扶成果,市委安排28名副市级以上领导,每人包保2个村,对56个项目村脱贫质量开展“回头看”,查短板、补漏洞、强弱项,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全市已有68人次副市级领导带队开展“集团帮村”脱贫质量“回头看”,解决各类问题93项,协调各类扶贫资金2996.15万元,其中,组织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协调新增到位资金1840.74万元、动员社会力量直接到位投入432.68万元,为各县区和乡镇村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检验脱贫成效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近日,阜新军分区6年帮扶3个贫困村成功脱贫的“集团帮村”典型经验,在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网、中国国防报等国家主流媒体上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七)建立周调度制度,确保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高效推进

市政府建立脱贫攻坚周调度工作制度,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周四固定召开周调度会议,逐项调度推动产业、就业、扶贫车间、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低保兜底、饮水安全和金融扶贫等重点工作进展,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现已召开周调度会议18次,解决实际问题73项,形成会议纪要和脱贫攻坚专报15期,下达脱贫攻坚问题督办单46项,并由市政府督查室实地督办落实情况,确保按既定时间节点推进实施。

(八)全力组织抗灾自救,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

自旱情发生以来,市政府积极组织县区、乡镇、村抗旱自救,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底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中全面做好抗旱自救工作的紧急通知》,结合脱贫攻坚普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和其他特困群众受旱情影响情况进行逐户摸排。安排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资金565万元,其中,阜蒙县415万元、彰武县150万元,扶持受灾严重的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项目。对部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收入贫困人口,引导其到农事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和扶贫公益岗等实现务工增收。对于有可能因旱灾造成返贫或绝收新陷入贫困的低收入群体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及时救助,不落一人。

(九)全面安排部署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

6月中旬,我市部署了围绕973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政策落实、收入核实和脱贫攻坚质量巩固提升情况”大排查,对“脱贫成效满意度”进行入户回访的“三查一访”工作,为脱贫攻坚普查奠定了基础。脱贫攻坚普查开始后,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委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3位副组长分别包保3个片区,全市有7000多名各级干部参与普查。7月8日,召开普查动员千人大会,7月13日正式启动普查。在县区实现100%入户普查基础上,市级普查督导入户率20%,县区交叉互检入户率30%,乡镇督导入户率50%。市、县区、乡镇督导抽查与村自查入户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7月25日完成乡镇入户普查100%,8月3日,市级组建22个脱贫普查抽查小组和5个普查督查业务指导组,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市级抽查和业务指导。同时,结合入户普查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行业部门数据共建共享、一网通办。通过手机APP对贫困户信息进行核实录入,自动生成电子“明白卡”和“二维码”,直接打印输出张贴上墙,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巡察和明察暗访中,仍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贫困户收入测算方面。部分普查人员在测算贫困户收入时仅以超过5000元为标准,存在收入构成单一,漏统、少算问题;对于各项政策性补贴、转移收入等计算存在错算情况;仍有少数贫困户赡养费收入占比较高。

2.产业带动方面。部分乡镇的扶贫产业培育不充分,依靠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脱贫的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通过本次旱情体现的较为明显。

3.受旱情影响方面。存在以种植业收入为主且不享受低保政策的贫困户,因今年受旱灾影响无收成或收成较低,虽今年可顺利通过脱贫普查,如今秋、明春的帮扶措施不充分,则明年再测算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就会存在返贫风险。

4.在基础工作层面。部分乡镇基础工作不实、不细,部分户档案信息填写错误、不全、不规范。仍有部分乡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对帮扶政策把握不准,对各项政策宣传不到位。

对上述问题市政府高度重视,正积极组织相关县区、乡镇、村,在即将开展的脱贫攻坚问题“清零”百日攻坚战中,逐一解决、不留死角。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在全力开展抗旱救灾的同时,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普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确保贫困人口“三保障”和收入水平全面达标。

1.高质量完成脱贫普查。对普查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9月份迎接省组织的市际间交叉互检。

2.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清零”百日攻坚战。利用8月中旬起100天的时间,扎实认真的组织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清零”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全力做好“交卷”前的各项工作。

3.加大受旱情影响贫困户帮扶力度。对因旱灾造成返贫或农作物绝收的低收入群体重点关注,对于存在风险的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员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全力保障贫困户发展“短平快”项目所需的扶贫小额贷款,继续加大“五小产业”引导扶持力度,综合利用扶贫公益岗、低保兜底、社会救助等手段,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4.做好城区建档立卡人口稳定脱贫工作。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区建档立卡人口稳定脱贫工作的意见》和志成书记批示精神,全面提升五个城区脱贫攻坚工作水平,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5.全力做好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效果评估。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工作要求,对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以来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自评和专家第三方评估,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6.加强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和常态化督导。加大脱贫攻坚典型经验作法的总结、上报力度,加大脱贫攻坚宣传。开展常态化督导,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度,配合纪委监委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监督工作。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